回到顶部
  1. 首页
  2. >
  3. 通识通修校本课程
  4. > 正文

大运河要政与大案漫谈

作者: 时间:2017/04/27 05:02:36 人气:

课程简介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其部分段落始建于春秋时期,至隋代全线贯通,经唐宋时期的发展,最终在元代形成现在的规模,明清两代又有不同规模的改造和整修。流淌了几千年的古老运河,承载着一个庞大的漕运帝国,同时也哺育了运河沿线几十个城市。历史上,运河意味着安定和丰足,它是王朝的血脉,血脉流畅则通体强健,这是王朝鼎盛的标志,它诞生了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运河文明。可见,与长城一样,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创造的伟大工程,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重要记录。

事实上在两干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的每一次开凿和延伸,都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统一进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了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南北文化交流。可以说,悠悠干载运河水滋养了两岸人民,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遗存,催生了一座座运河名城,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她不但闪耀着历史、文化的光辉,还在深刻影响现代人的物质文化生活,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遗产,实现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职责。目前,在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大背景,了解大运河诞生的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运河文明,认识大运河历史确是一部恢宏的史诗与传奇、大运河的发展又与水利建设、交通发展、生态演变和城市变迁等密切相关就显得尤为必要。

《大运河要政与大案漫谈》是针对全校学生开设的基础课。课程兼趣味性、理论性、实践性与应用性,教学中综合运用其他各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因而是知识创新的有效工具,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动力因素。本课程旨在培养对大运河兴趣的同时,掌握大运河发展的基本规律,并通过多渠道的认识训练,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加强基本知识传授的同时,积极开展运河的实地考察活动。具体地说,本门课程应该完成三项教学任务:第一,系统把握大运河历史发展的过程;第二,通过有选择地考察现存的运河遗产,加强对运河文明史的理解;第三,深入认识运河与城市、经济等的联系,增强运河遗产保护的自觉能动性。

任课教师简历

历史学博士。2012年至今,在淮阴师范学院运河与漕运文化研究中心从事运河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攻读硕士学位开始一直从事财政经济史、运河史、金融史研究,有较深厚的研究积累。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参与章义和教授申请的交通银行委托项目“初创时期的交通银行”研究(课题编号为:48602240);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参与张强教授主持的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省运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2013ZDAXM010),合著的《江苏运河文化遗存调查与研究》于2015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主持了教育厅项目“秦汉时期的漕运与财政物流”(2016SJD770010)、主持了市社科联项目“明清淮安榷关船夫生活方式研究——从口述史料的角度分析”(B-16-34)。先后在《史林》、《历史教学问题》、《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淮阴工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同时于2012年完成了约30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秦汉财政运作研究》。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授课对象:全体学生

类别:人文素质类

教师姓名:张捷

职称:中级

学历:博士研究生

开课要求

专业要求、听课对象、人数限制、教室安排:

(1)教师如对所开设课程专业要求、听课对象、人数限制、教室安排等问题上有特殊要求,请务必在申请表上注明,否则服从教务处安排;

(2)通识选修课的开办下限为50人,请注明上限人数。

“多媒体教室”,其余不限。


热门点击